top of page

心得|黃宏毅醫師

  • 作家相片: 都蘭診所
    都蘭診所
  • 16小时前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這次有幸前往都蘭診所見習一週,讓我深刻見識到基層醫療與居家照護的真實樣貌。都蘭診所長年守護東海岸社區的健康,不僅提供病人所需的醫療照護,更致力於建立社區與醫療的連結,讓醫療走入居民的生活,實踐真正的「以人為本」的理念。


見習期間,我多次參與居家訪視,從偏鄉老人的慢性病控制、臥床病人的傷口照護,到急症病人的在宅急症照護,我發現了居家醫療不僅是一種醫療形式,更是一種貼近病人與家庭需求的照護態度。居家醫療讓醫護人員更有機會深入了解病人生活的全貌,這讓我體會到「生活即照護」的真正含義。


再多次居家訪視的經歷中,一位79歲的阿公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他本身有中風、糖尿病與高血壓的病史,長期臥床需要家人全天候照顧。前幾天家屬發現病患出現喘與痰多的情形,擔心是否感染,於是請求我們前往協助。抵達病患家中後,我們仔細評估了他的呼吸狀況與整體生命徵象,判斷可能為呼吸道感染。在與家屬討論後,考量他們居住地比較偏遠,住院較不方便,於是便啟動了「居家急症照護」的模式,在家中開始抗生素與化痰藥物的治療。後續透過持續訪視與家屬的照護協力,病患狀況逐漸改善。


這個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基層醫療的意義不只是「可近性」,更是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提供即時且有品質的醫療介入。看著病人與家屬因為不需舟車勞頓而感到安心,我開始明白「居家醫療」並非只是口號,而是一種對病人與家屬的實際支持與陪伴。


另外,我觀察到在都蘭診所中,醫療團隊的合作非常緊密。醫師們並非單打獨鬥,而是與護理師、社工、居家照護機構等相互配合。面對病人社會支持不足、經濟困難或長照資源匱乏時,團隊會積極尋求社區資源來協助病人,來給予病人最大的支持。


這週的見習也讓我重新思考以往所學的醫療照護。在醫院中,我們習慣面對的是檢驗數據、檢查報告與病程記錄,但在都蘭診所這裡,我深刻地感受到「人」才是醫療的核心。在與病患對談中,我學會了傾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讓我有機會更了解病人,並提供他們所需的幫助。這次的見習經歷,不僅豐富了我對基層醫療體系與居家醫療的認識,更深深啟發我對未來職涯方向的想像。


作為一位未來的醫師,我期許能夠像診所的醫師們一樣,不僅能夠治療病人,而能陪伴病人走過人生的起伏,以行動改善他們的生活和感受。這次在都蘭診所的經驗,將成為我醫師路上難以抹滅的一段記憶。

Komment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