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心得|馬偕PGY-徐品涵

一、請簡述都蘭診所實習看到的工作內容。

在都蘭診所,跟著護理師學姊與醫師學長姐,從第一天的在宅醫療、了解在宅醫療理念。第二天的診所幫忙、參與all in one會議,到第三~五天的巡迴醫療,總結成一句話是行動且深入生活的醫療。

第一天的在宅醫療,跟著林念穎醫師與護理師學姊,我們一共5人坐上了車子,帶著醫療包,行動echo與針劑箱去到了個案家中,除了給予醫療處置,也會了解病人一天的生活起居,並給予相關的建議。All in one會議讓我印象深刻,許多不同基金會的社工、居家照護員來到診所,一起討論不同個案目前遇到的狀況,並且尋找資源幫助他們。

第三~五天的巡迴醫療跟著余尚儒醫師,讓我看到了銀髮健身據點、合併物理治療與醫學治療的場域合併,余醫師說,醫療不是只有給藥,更多的是健康促進、預防疾病,才能真正幫助到在地人。


二、社區診所和醫院的門診不同之處為何?

社區診所與病人的關係更為緊密,往往能更加瞭解病人的生活背景、習慣、家族關係與社會支持系統,看“人”的角度比較多互動也較親密 ;相反的,醫院門診更加注重於“疾病”的部分,因此會安排各種檢查,也會對生活這方面的角度較少,看得較片面。


三、居家醫療和醫院醫療的不同之處為何?

對我來說,最大的差異在於居家更貼近病人生活,因此更能給予除了藥物外的生活調整建議與資源幫助,能更加深入的幫助病人提高生活品質,病人較容易執行。

醫院醫療是將病人拉出他習慣的生活模式,暫時按著醫療體系規劃的方式過生活,但兩者很容易成為平行線,因此病人往往回家後生活習慣沒有改變,生活品質也沒有提升,因此相同的問題很容易反覆發生。



四、在宅支援診所和一般社區診所差異?

在宅醫療與診所門診不同的地方在於,門診是病人來到我們熟悉的場域,花時間排隊等著我們,對於醫療人員來說,這是一件很方便的是,但對於病人來說,這是一件耗時、沒有效率的事情。且因為有很多的病人,我們往往也沒有花時間深入了解病人生活,而是針對疾病或不舒服做處置而已。也因此我們往往只能處理到很表面的事物,沒有改善根本,讓相同的問題一再地發生。


五、說一個故事,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案例。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all in one會議中討論到一位被照顧不佳的女性長者,她的兒子住在都蘭,但不太常回家,個案主要由他的兩位媳婦照護,但照護到dehydration和hyponatremia,且一個便當要分成三餐吃,既沒有熱水喝也不能使用廚房。

在會議中,照服員說我們要看長期的利益,而不是一時半刻的舒緩,卻造成長期的困擾,對個案反而不好,讓我開始有了,我往往只看到片面的東西,逞著一時半刻的正義感,卻忘了我是相對的過路客,而個案是他生活中的主角,而自以為是的強行介入了他的生活,導致後面的一些副作用,卻無法對他的生活負責。

我們的訓練和社會文化或許讓我們有了下意識的自以為是和高高在上,讓我們總以我們自己的想法為主,而忘了以我們是我們生命中的主角,病人也是,在這個角度上,我們一模一樣,因此影給予尊重,而不是自顧自地將自己的想法強加諸在病人身上。


六、對診所見習安排之建議。

來都蘭診所見習的這一個禮拜讓我看到了很多醫學中心以外的世界,因我沒有去過其他地方,不太知道要改什麼,只覺得見習安排很好,給我很多其他思考的角度,與看到不同的面相。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