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請簡述都蘭診所實習看到的工作內容。
門診時間,醫師看診後請病患在診間外等待發藥,如須採血則至治療室等候,抽血品項以CBC與生化為主(紫頭、灰頭、生化管),此外也可採指尖血現場上機測量隨機血糖與糖化血色素。治療室尚有可攜式超音波與心電圖可供操作。
開診前,所有員工會開家訪會議,簡述當日安排的家訪個案,接著在門診以外的空閒時間,醫師會開車至各地進行家訪,測量生命徵象並問診,過程中如有需要則現場採血或注射針劑,並將當日SOAP紀錄於病歷本。
周三至周五早上為巡迴醫療時間,到各地據點設置診間,服務無法前來診所的民眾。
二、社區診所和醫院的門診不同之處為何?
醫師看診的流程和醫院大同小異,但由於診所沒有藥師,調劑由事務員負責,最後再由醫師進行檢藥。若要採血或是給予針劑,醫師會請病人移動至後方的治療室,再由護理師處置,倘若護理師外出家訪,則由看診醫師完成所有處置。採集的檢體會先存放於冰箱,委任檢驗所發出檢驗報告。
三、居家醫療和醫院醫療的不同之處為何?
醫院無時無刻都有醫護人員執勤,遇到突發狀況較能找到值班醫師立即處理,但醫院畢竟不像自家或是旅館,多餘的燈光、儀器的噪音、隔壁病友的呻吟,各種干擾源皆會影響病人的休息與舒適。在宅病人處在自身熟悉的環境,平時也有親友的陪伴,整體心情相對愉悅,然而有突發狀況時,在宅醫師並無法立刻趕到現場處理,僅能藉由通訊軟體掌握最新狀況。
四、在宅支援診所和一般社區診所差異?
在一般的社區診所,醫師只需在自己門診時間至診所上班,而在宅醫師除了自己平常的門診,剩餘時間須登門拜訪在宅個案,類似醫學中心的醫師在下診時,仍需要花時間去查房或是執刀,夜間有緊急狀況時在宅醫師也必須視情況前往察看,有如值班醫師或是夜班急診醫師。換言之,這些情況就是實現hospital at home的精神。
五、說一個故事,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案例。
高野女士(化名)是一位日本太太,現年78歲的她與81歲的丈夫高先生(化名)同住在台9線上的一戶平房,從事水果包裝以維持生計,育有一對兒女,住在外地。某日夜診,高野女士的兒女們前來診所掛號,表示希望自己母親加入在宅計畫中,幾天後余醫師便帶著團隊登門拜訪。
這是我第一次拜訪高野女士,也是整個團隊收案後第一次家訪。踏入高府我的第一個印象是─好深!進入玄關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常見的客廳與供桌,接著穿越一道門來到廚房,在經過一個半露天的通道,最後才抵達高野女士的房間。進入房間後有著更驚人的景象,一張雙人床旁堆滿大量水果包材,根據女兒所述,原來高野女士有囤積的習慣,原本的堆滿雜物已不適合居住,加上今年水果因天候而未收成,閒置的倉庫因而變成高野女士現在的房間。
高野女士今年夏天在某醫學中心接受婦科手術,回台東後曾因老年憂鬱和糖尿病數次到市區醫院求診,這次主訴為頻繁腹部疼痛與便祕。兒女們表示,自己無法經常回台東,但又不放心父親照顧母親,因為父母親的感情並不好,於是開始積極尋找照服資源,除了接洽個管師,還在網路上找到都蘭診所的資訊,因而促成這次家訪。
過程中,我觀察到兒女們是溝通能力良好的家屬,清楚現況,也能與個管師流暢地討論所需服務。但同時我也感覺到些許違和感,首先,高野女士的中文不是很好,但女兒似乎日文能力也欠佳,連我這種只依賴日劇、動漫、正統日語只學過五十音的人日文口說都比她好!診療結束,我們準備收拾上車前,余醫師想和高先生聊聊,畢竟很詭異地,高先生全程都沒有踏入高野女士的倉庫房間參與診療,而我們也發現高先生對於妻子的狀況不是那麼清楚,更表現出自己「束手無策」。此外,在余醫師嘗試和高先生單獨說話的過程中,女兒時不時打斷高先生說話,讓自己父親閉嘴,最終高先生也不願意多說什麼。
以高野女士這位個案來說,我們大致能猜測兒女們是主要決策者,但同住者甚至是主要照顧者卻是看似不清楚狀況、「束手無策」的丈夫。或許未來的家訪中避開兒女,直接面對夫妻倆,能夠讓我們更深入了解這個家庭的問題與難處。
Komen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