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心得|成大老年所-張湄青

對於非醫學專業出生的公共衛生菜鳥來說,有機會到都蘭診所實習已經是莫大的榮幸。在公衛的教學灌輸下,告訴我們預防勝於治療,考量的不只是國家經濟花費、更是家庭的照顧壓力與公民本身的健康狀態。而台灣針對預防性的服務,從1980年代開始,醫院與診所提供產前檢查及預防接種服務;到至今,有全國性的醫療院所免費成人健檢、各縣市自辦的健康篩檢巡迴車提供乳房攝影、子宮頸抹片、大腸癌、口腔癌、骨質疏鬆檢驗、衛教…等服務。眾多篩檢多元性的提供管道,希望能觸及更多群眾,讓到不了醫院的也能在自家附近獲得同樣的資源。然而,篩檢歸篩檢,報告單寄回家,然後呢?住家的地理位置、經濟條件、家庭互動狀況、健康識能高低種種因素,影響著群眾收到報告單的下一步。以歲數較高的長輩來說,遇到健康問題,多數有家屬協助就醫安排,但沒有家屬或朋友協助的呢?如本身行動不便又如何到院就醫,在都蘭診所身上讓我看到解方。

實習的這五天,了解在宅醫療的歷史、參與文獻讀書會、門診掛號與包藥、到宅醫療照護、社區巡迴醫療及長照居家訪視。診所看診同時,有其他醫師進行巡迴醫療與居家醫療服務,小小的一間診所,能夠在同一時間執行多項服務,在這裡我看到另一種營運模式,感受到團隊成員的凝聚力,更被醫生與病患及家屬之間的互動氛圍所感動。


記得來診所前,我曾問過夥伴要不要帶白袍,在醫院無論是執行醫療行為、實習或做研究,穿著白袍像是一種身分與權限。曾經有次在幫病人量血壓時,爺爺和我們分享,他坐在穿著白袍的人面前血壓就會很高,他稱這是白袍效應,當時想說爺爺在開玩笑,沒想到真的有實證研究。而來到診所,發現醫師到病人家中都是穿著便服,就像平民百姓一樣,那種平易近人的親切感,正是在醫院從未看見的,醫師與病人甚至與家屬間的互動仍留有敬意,但不像在醫院那麼有距離感。


對於醫療行為無從給予分享,因在我眼裡處處充滿讚嘆,雖無法提供過多的協助,卻也讓稱職的旁觀者思考起國家的運作。在閱讀余醫師的書籍《在宅醫療:從Cure到Care》了解診所成立的契機,也知悉公部門可改進的地方,缺少實驗精神,而制定的績效藍圖。記得大學學習寫計畫時,也曾被指導要設定績效目標,但目標的設定是因為對人性的不信任還是既定的規範?就算要設立,績效也不應該由規劃者來制定,規劃者未必能全盤了解醫療單位的現況,或許該讓單位自行設定預期目標,否則大家都會為了一筆數字而盲目拼命;當然更期望哪天能像日本一樣存在沒有績效的計畫。


診所蘊含著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無論是營運規劃、醫療行為、成員編制或醫病關係,一個小舉動,就足以讓人省思。關於計畫,存在由上而下的施壓,由下而上的唾棄,盲目地依舊盲目,憤世地依舊憤世,改變需要勇氣也需要智慧,暴動的抗衡未必有用,有謀略的計畫才是說服的開端。關於自我的價值觀,是否被既定的社會規範侷限,知道同理是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但是否只是移動上半身而雙腳仍留在原地。其實我們都只是承載不同任務來到凡間的人類,當沒有那些身分與頭銜,我們又留有什麼?五天不長也不短,但在我的人生經歷再次烙下深刻的體悟,更告誡著自己必須更加努力學習,壯大自己的才識與處世態度,才得以造福更多群眾。

Comments


bottom of page